"茶香为引,昆曲作伴——江苏文旅用一场'苏韵雅集'让韩国游客读懂中国的文化浪漫。"
一、以茶为媒:江苏文旅的"国际茶日"破圈行动
5月21日"国际茶日"当天,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韩国首尔举办"茶和天下·苏韵雅集"主题推介会,将江苏的茶文化、非遗技艺和旅游线路打包成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。这场活动不仅吸引了中韩文旅界100余位嘉宾,更通过"茶+"模式,展现了江苏文旅的国际表达力。

为什么是茶?
- 文化共鸣:韩国茶道源于中国,双方有共同的文化记忆;
- 政策利好:中国对韩免签政策(15天)和江苏便利支付(支持韩元兑换)降低了旅游门槛;
- 流量密码:韩国近年兴起"China Travel"热潮,尤其是"周末中国行"和"高尔夫旅游"在韩社交媒体走红。
活动现场,苏州碧螺春、南京雨花茶、扬州富春茶点三大非遗茶艺同台亮相,配合昆曲《牡丹亭》选段,完成了一场"视觉+味觉+听觉"的立体文化输出。
二、非遗活态展示:江苏如何用"雅集"征服韩国观众?
1. 茶艺+市集:打造可带走的"江苏记忆"
- 宜兴紫砂壶:匠人现场演示"拍打成型"技艺,韩国嘉宾可亲手体验;
- 非遗漆扇:用大漆工艺制作茶主题扇面,半小时速成体验;
- 茶点盲盒:将蟹黄汤包、松子枣泥糕等做成迷你版伴手礼。
2. 表演+互动:文化不设语言障碍
- 《茉莉花》民乐改编版融入韩国传统乐器伽倻琴元素;
- 昆曲演员教学"水袖三式",韩国观众现学现演;
- "碧螺春冷泡茶"挑战赛,投票选出最佳创新喝法。
这些设计让非遗从"静态展示"变为"可参与、可体验、可传播"的社交货币。据会后统计,活动相关话题在韩国Naver博客的阅读量超50万次。
三、文旅带货:江苏如何把文化流量转化为旅游订单?
1. 精准产品设计
针对韩国游客偏好推出两条线路:
- 周末快闪线(3天2晚):南京高尔夫+苏州园林茶会
- 深度文化线(7天6晚):扬州早茶课+无锡紫砂DIY+南通张謇纪念馆
2. 福利直击痛点
- 赠送汤山温泉酒店券(韩国人最爱养生项目);
- 联合韩亚航空推出"茶旅机票礼包";
- 扫码即可领取支付宝"江苏旅游卡"(含打车、景点折扣)。
3. 长效合作机制
江苏旅游(韩国)推广中心与首尔观光协会签署的《友好互助备忘录》明确:
- 每年互派500名旅游业者考察;
- 开发中韩双语茶文化研学课程;
- 在首尔明洞设立"水韵江苏"体验馆。
四、从"茶和"到"和合":中韩文旅合作的深层意义
这场活动的高明之处在于:
- 文化共情:以共享的东亚茶文化为基础,避免"硬推销";
- 年轻化表达:用盲盒、冷泡茶等创新形式吸引Z世代;
- 商业闭环:从文化体验到线路预订形成完整链条。
正如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主任张若愚所说:"茶是穿越时空的使者,今天的碧螺春茶汤里,倒映着鉴真东渡时的明月。"
结语:一杯茶里的文旅新范式
当韩国游客因一场茶会计划江苏之行,当紫砂匠人的作品被首尔主妇收藏,这场"苏韵雅集"已超越普通推介会,成为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。它证明:真正的文化输出,不是单方面的展示,而是找到共情的支点,让异国观众主动说——"我想去看看"。
一句话总结:
"从碧螺春茶席到昆曲教学,江苏用一场'茶和天下'雅集让韩国观众爱上中国:文化共鸣才是最好的旅游推广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