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《璀璨之城》停拍风波:港剧合拍模式的文化碰撞与转型阵痛。"
2025年7月8日,TVB与内地平台合拍剧《璀璨之城》突然宣布暂停拍摄,这已是该剧自去年立项以来的第三次拍摄中断。由张智霖、吴卓羲领衔的豪华阵容,原计划在珠海、澳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外景拍摄,却在开机一周后紧急叫停。TVB虽迅速发表声明否认"换角"传闻,但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的,是港剧在新时代下面临的深层转型困境与合拍模式的系统性挑战。

停拍疑云:多方博弈下的制作困局
《璀璨之城》的拍摄历程堪称一波三折。从去年12月高调官宣主演阵容,到今年5月剧本围读会后的首次延期,再到6月澳门开机仪式的临时取消,直至7月珠海开机后的再次停摆,制作进程的反复无常已超出正常创作调整范畴。多方信源透露,这次停拍的直接诱因是剧本质量的争议:
创作分歧焦点:
- 内地投资方要求强化"大湾区元素",增加深圳前海、横琴等场景
- TVB制作团队坚持港式职场剧叙事基调
- 主演张智霖团队对角色设定提出修改意见(其角色原定为金融才俊,后调整为跨境律师)
这种创作拉锯导致剧本经历17稿修改仍未能定稿。更棘手的是,张智霖同时签约的内地综艺《哥哥的滚烫人生3》拍摄周期与剧集原定档期严重冲突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张智霖在珠海仅拍摄3天戏份便返回综艺剧组,其戏份被迫拆分为五个阶段拍摄,这种"碎片化"进度极大增加了制作成本与风险。
合拍剧的"双城记":文化融合的进退维谷
《璀璨之城》的困境并非个案,而是TVB与内地合拍剧面临的普遍挑战。近年来《白色强人2》《刑侦日记》等合拍剧虽取得商业成功,但在创作层面始终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:
叙事风格差异:
- TVB传统:紧凑节奏、专业细节、职场主线
- 内地偏好:宏大背景、情感副线、政策元素
审查制度碰撞:
- 香港:职场剧可涉及医疗腐败、司法黑幕
- 内地:需规避敏感领域,强调正能量导向
演员档期管理:
- 香港模式:集中拍摄(通常3-4个月)
- 内地习惯:分段拍摄(配合艺人综艺、代言)
这种差异在《璀璨之城》中集中爆发。该剧原定位为"港式金融风云",后调整为"大湾区职场生态",再修改为"跨境法治实践",定位的摇摆导致剧本核心冲突不断重构。更关键的是,合拍剧特有的"双导演制"(香港导演负责戏剧张力,内地导演把控政策红线)在本次制作中未能有效运作,双方对"专业性与娱乐性平衡点"的理解存在根本分歧。
明星经济:港剧转型的甜蜜负担
张智霖作为《璀璨之城》的票房保证,其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间的矛盾尤为突出。2025年数据显示,张智霖微博粉丝达3700万,其参与综艺的单集报价突破800万,而TVB给出的剧集片酬仅为同周期综艺收入的1/5。这种收益差距导致:
档期挤压:
- 《璀璨之城》需占用120个工作日
- 同期综艺、代言预计收入超剧集10倍
- 经纪团队自然优先保障高收益项目
创作话语权:
- 要求修改角色设定(减少感情戏、增加专业度)
- 拒绝过度"合拍化"改编(如强行加入内地角色)
- 对拍摄进度提出硬性要求(必须配合综艺录制)
TVB面对这种"明星特权"陷入两难:不用顶级艺人难以保障收视,启用大牌又难免受制于人。相比之下,女主角张曦雯、高海宁等TVB嫡系演员全程驻组的表现,凸显了本土艺人与"外援"间的职业态度差异。
制作模式:流媒体时代的港剧困境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TVB制作体系与流媒体时代的脱节。传统"工厂式"的港剧生产模式(快速拍摄、固定套路、低成本运作)已无法满足当下需求:
质量瓶颈:
- 平均单集制作周期从4周压缩至2周
- 编剧团队年轻化导致职场剧专业度下降
- 外景实拍减少(《璀璨之城》实景占比仅35%)
观众分化:
- 香港本土观众仍偏爱家庭伦理、警匪题材
- 内地市场更接受职场精英、都市情感类型
- 国际流媒体平台期待"亚洲故事全球表达"
《璀璨之城》试图同时满足这三类需求,结果导致定位模糊。监制梁家树坦言:"我们既想保留港剧的专业质感,又要加入内地观众喜欢的感情线,还得考虑海外平台的发行标准,这种'既要又要'的创作最痛苦。"
破局之道:港剧复兴的三种可能路径
面对困局,TVB亟需重构合拍剧战略:
内容策略:
- 放弃"全盘合拍",建立分级制作体系
- A级:保留纯港味(如《金宵大厦》模式)
- B级:适度合拍(如《白色强人》系列)
- C级:定制化合拍(如《大湾区家族》)
人才体系:
- 重建编剧培养制度(恢复"师徒制")
- 设立"创意中台"统一把控合拍剧标准
- 与内地影视院校合作培养新生代
技术升级:
- 引入虚拟制作(LED墙技术可解决外景限制)
- 试点"模块化拍摄"(适应艺人档期碎片化)
- 开发AI辅助编剧系统(快速生成合规版本)
《璀璨之城》的停拍风波,恰是TVB转型阵痛的缩影。当港剧不再拥有绝对的文化优势,当合拍成为必然而非选择,TVB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价值——是坚持"港味"的小众精品,还是拥抱融合的大众产品?这个问题的答案,或许将决定港剧未来的生死存亡。正如一位资深编剧所言:"我们不能再靠'食老本'活着了,要么找到新配方,要么等着被市场淘汰。"在这个意义上,《璀璨之城》的停拍不是终点,而应是港剧重生的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