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BLACKPINK演唱会惊魂:舞台升降故障频发,艺人安全谁来保障?​

BLACKPINK演唱会惊现舞台故障,Lisa险坠落,再次引发对演出安全问题的关注。

​一、Lisa演唱会遇险,舞台安全再敲警钟​

7月13日,BLACKPINK世界巡演洛杉矶站上演惊魂一幕。成员Lisa在表演《Shutdown》时,脚下升降台突然下降,所幸她反应敏捷,迅速撤回主舞台,未造成受伤。现场视频显示,舞台机关在无预警情况下开启,Lisa与伴舞险些跌落,场面令人捏汗。演出虽未中断,但粉丝怒火迅速蔓延,YG娱乐官博遭数万条"安全疏忽"质问刷屏。

Featured Image

这已是BLACKPINK巡演第三次出现舞台故障——6月首尔场曾因灯光失控延迟开场,5月曼谷站则发生过音响爆破事故。业内技术顾问李明浩分析:"大型演唱会舞台需提前72小时静态测试,YG此次可能压缩了调试时间。"据韩媒《Dispatch》爆料,该巡演舞台团队系临时组建,部分设备从美国当地租赁,存在兼容性风险。

​二、2025年舞台事故频发:从林俊杰到华晨宇的"惊险瞬间"​

BLACKPINK事件并非个例。今年5月25日,林俊杰香港演唱会上,一名女伴舞因升降台未对齐舞台平面,失足跌入1.5米深的机械缝隙,右腿被夹淤青。林俊杰当即暂停表演施救,事后自费承担伴舞医疗费用。

更早的5月2日,王力宏杭州演唱会上,中央升降台提前20厘米下降,导致他右脚踏空,靠单手撑地保持平衡。而3月华晨宇福州演唱会的"高空惊魂"更令人后怕——三层升降台因液压故障停滞,华晨宇被迫在15米高空翻越三个平台撤离,后台人员透露"他换装时手抖到拉不上拉链"。

回溯至2021年,张杰在未央湖演唱会上因升降机钢索断裂坠落,造成腰椎骨裂,手部缝合7针。这些事故暴露出行业通病:​​舞台技术迭代加速,但安全管理未能同步。​

​三、舞台事故背后:资本狂奔下的安全赤字​

​1. 巡演"大跃进"埋隐患​

2025年全球演唱会市场预计突破300亿美元,较疫情前增长45%。为抢占市场,经纪公司常压缩筹备周期。以BLACKPINK为例,其"BORN PINK"巡演横跨4大洲25城,平均每站间隔仅3天。舞台工程师王磊透露:"正常舞台搭建需5天,现在常被压至72小时,连轴转导致工人漏检。"

​2. 外包团队权责模糊​

目前70%演唱会舞台工程外包,主办方为省钱常选低价承包商。王力宏事故调查显示,故障升降机系杭州本地公司提供,未通过欧盟CE认证。文化部《演出安全条例》虽明确"谁主办谁负责",但跨国巡演中责任划分仍模糊。

​3. 艺人"敬业人设"反成枷锁​

华晨宇事故后,其团队以"临场应变能力强"作为宣传点,却未追究故障原因。这种"美化危机"的风气,变相纵容了安全隐患。北京舞台技术协会秘书长吴芳指出:"艺人越拼命,资本越漠视安全投入。"

​四、破局之路:如何让舞台回归安全本质?​

​1. 技术层面:智能监控系统上线​

深圳某科技公司已研发"舞台AI巡检系统",通过3D扫描实时检测机械偏差。测试显示,其可提前10秒预警升降台异常,准确率达92%。

​2. 制度层面:建立黑名单与保险联动​

日本演艺协会规定,发生重大事故的承包商将进入行业黑名单,且艺人保险理赔金额直接与安全评级挂钩。这套机制使其舞台事故率下降60%。

​3. 文化层面:破除"事故浪漫化"叙事​

央媒近日发文批评"明星忍痛表演"的煽情报道,呼吁粉丝理性监督:"喝彩应给艺术本身,而非侥幸脱险的运气。"

​结语:聚光灯下,安全才是最长情的伴舞​

当Lisa在坠落边缘稳住身形的瞬间,当华晨宇从高空撤离的背影被定格,这些画面不该被简化为"有惊无险"的谈资。舞台艺术的璀璨,必须建立在钢索不断、机械不欺的基石之上。或许唯有当资本放下速度焦虑,当掌声不仅献给表演更献给周全的保障,那些跃动的身影才能真正闪耀——无需以安全为代价。

相关内容

青岛啤酒的”新鲜革命”:半小时原浆背后的全球野心
夏至养生:三味药膳破解湿热困局的饮食智慧
暴雨中的”零下80度”咖啡:一场关于都市消费异化的社会学观察
餐饮业大洗牌:当”老字号”敌不过”性价比”的时代困局
《王牌对王牌9》阵容大洗牌:一档国民综艺的自我革新之路
白种元日本现身暴瘦引担忧:美食教父的危机与救赎之路
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