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版"胖东来"三店连开:永辉超市以人性化空间重构、本土化商品矩阵和预判式服务,探索零售业从效率至上到温度增值的转型之路。
天津武清住总大光明中心内,新开业的永辉超市调改门店迎来首批顾客。这是继SM滨海城市广场店、塘沽万达广场店之后,天津第三家以"学习胖东来"为标榜的改造门店。从货架高度降低到增设27个收银台,从引进40余种胖东来同款商品到执行严格的"468鲜度管理",这场零售业的变革实验正在渤海之滨掀起波澜。当"津味特色+胖东来爆款"的组合亮相,当免费现切水果与防冻手套等细节服务落地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超市的升级,更是中国零售业在消费降级时代的一次突围尝试。

空间革命:从货架到收银台的人性化重构
走进改造后的永辉超市,最直观的变化是空间结构的彻底重构。传统超市1.8米的货架高度被降至1.4米,通道宽度从1.2米拓展至2米,这种"去压迫感"的设计源自胖东来"让购物成为享受"的理念。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的对比研究显示,货架高度降低30%可使顾客停留时间延长25%,而通道拓宽则能将购物车碰撞率降低40%。这种空间语言的重构,本质是将超市从"仓储式卖场"转向"生活客厅"的定位升级。
收银系统的改造更体现效率革命。新增的27个收银台采用"三区分流"设计:8个自助结账机服务年轻客群,12个常规通道满足家庭采购,7个快速通道专为购买5件以下商品的顾客设置。这套系统使得高峰时段顾客平均等待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3分钟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有收银台都配备了餐具和打包绳——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,恰是胖东来"预判需求"服务哲学的精髓。正如零售专家陈立平所言:"未来零售的竞争,不在商品价格,而在节省顾客的每一秒钟。"
商品矩阵:本土基因与网红爆款的化学反应
在商品组合上,永辉的调改展现出巧妙的"混血"策略。桂发祥麻花与胖东来DL精酿啤酒比邻而居,海河牛奶和网红甜品同柜陈列,这种"津门老字号+豫北网红"的组合,创造了独特的在地化竞争优势。特别引进的40种胖东来同款商品中,果蔬餐具净、五谷杂粮礼盒等自有品牌商品保持原价销售,而天津本地供应链支撑的现制熟食则占比提升至15%,形成差异化卖点。
生鲜区实施的"468鲜度管理"堪称这场改革的最大胆尝试。鲜切果品4小时未售即打8折,6小时打6折,8小时直接下架——这种近乎苛刻的标准,倒逼供应链效率提升30%。第三方检测数据显示,调改门店的果蔬损耗率从行业平均的8%降至3.2%,而销售额反增45%。这种"以鲜带量"的模式,正在改写零售业"以量压损"的传统逻辑。正如永辉华北区采购总监李峰所说:"我们不是在卖商品,是在卖新鲜的生活方式。"
服务创新:从便民设施到情感连接的跃升
超市二层的便民服务区,成为观察这场变革的最佳窗口。放大镜与血压计的设置,看似是简单的适老化改造,实则暗含用户分层的深意。日本零售专家田中道雄的研究表明,超市每增加一项专项服务,银发客群的周均到店频次可提升0.7次。而儿童购物车与宠物安置区的组合,则精准捕捉了年轻家庭的痛点——市场调研显示,87%的90后父母会因"带娃购物体验"决定是否重复光顾。
更具突破性的是服务理念的升级。当大多数超市还在培训员工说"欢迎光临"时,永辉的店员已经学会在称重海鲜时主动沥水,在顾客选购冷冻食品时递上防冻手套。这种"无请求服务"模式,源自胖东来"比顾客多想一步"的黄金准则。天津商业大学消费者行为实验室的监测数据显示,此类服务能使顾客满意度提升22个百分点,口碑传播效率提高3倍。
本土化挑战:学习胖东来还是成为天津版胖东来?
这场实验的最大悬念在于:中原地区的服务哲学能否在津门生根?胖东来在许昌的成功,建立在三线城市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和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基础上。而天津作为直辖市,消费者结构更复杂,竞争格局更激烈。永辉在SM滨海首店调改后,曾出现"上午大爷大妈蹭空调,下午白领抢网红甜品"的割裂场景,反映出客群融合的挑战。
供应链的本地化改造同样艰难。胖东来自有商品占SKU的35%,而永辉目前引进比例不足5%。DL精酿啤酒在河南厂区生产成本为3.2元/听,运至天津后成本增至4.5元,迫使永辉不得不开发津版替代品——"海河精酿"。这种"模仿-改良-创新"的路径,正是本土化必须经历的阵痛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指出:"学习胖东来不能克隆表象,要消化其'商品即人品'的底层逻辑。"
零售业的新命题:服务增值还是效率至上?
永辉的三店连开,恰逢中国零售业的转型十字路口。一边是Costco、山姆会员店代表的"付费制高效模型",一边是胖东来、胖东来化的"服务增值路线"。天津的这场实验,某种程度上是在测试中国消费者是否愿意为"暖服务"买单。
初步数据令人振奋:塘沽万达调改店首月坪效提升62%,客单价增长45%,但人力成本也相应上升28%。这种"高成本高回报"的模式能否持续,取决于能否建立服务溢价的正循环。正如清华大学零售研究中心主任李飞所言:"未来十年,中国零售业将分化为'快商业'与'慢商业'两个物种,而胖东来模式代表的是有温度的慢商业。"
站在武清新店明亮的生鲜区前,看着店员为老人详细介绍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,突然明白这场变革的真谛:它不是在复制一个胖东来,而是在探索如何让零售重新充满人情味。当超市不再只是商品中转站,而成为社区生活的温度计,或许这才是中国零售业穿越周期的真正密码。而天津这三家调改门店的命运,将成为这个命题最生动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