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下自己经历钓鱼、运动、饮食等活动后血糖变化,从纠结空腹血糖到领悟身体有调节能力,不再焦虑,决心以从容心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持血糖稳定 。
在生活的琐碎中,每一位糖友都在努力探寻着与血糖和谐共处的生活节奏。就像我,昨天经历的一天,就像一部生动的 “血糖日记”,其中的酸甜苦辣,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。

钓鱼前的 “血糖小插曲”
昨天中午,我下楼骑自行车去小运动场活动,享受了一个半小时的户外时光,微信步数却只有 5589 步。考虑到户外锻炼不宜过度劳累,我琢磨着之后锻炼以健身器材为主,保证走够 2000 来步就行。中午吃了三合面面条,虽然特意多放了蔬菜,可这面吃多了,血糖还是像坐了小火箭一样,饭后不到一小时,又多吃了不少面的我,血糖飙升到 9.5。虽说一般不超过 11 点还算 “安全区”,但心里还是 “咯噔” 一下。不过,饭后休息了一会,我就带着老婆儿子去钓鱼了。
钓鱼 “钓了个寂寞”
钓点风平浪静,本想着大展身手,可鱼却像故意跟我捉迷藏,几乎没口,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,钓了 20 几条小鱼,最后只能全部放生。西南风阵阵,天气预报说第二天要升温,大点的鲫鱼都 “耍脾气” 不开口。不过,我也没太失落,毕竟钓鱼对我来说,更多的是享受过程。
血糖的 “小惊喜”
中午那 “超标” 的血糖,本让我有些忐忑。可到了下午,餐后八个小时,也就是所谓的 “空腹血糖”,测出来居然只有 5.1,理想得让人意外。这让我意识到,适当的户外活动,身体就像一个 “智能血糖调节器”,即使饭多吃了点,血糖稍有波动,也能慢慢恢复平稳。就好比身体里有无数个细小的 “齿轮” 在默契配合,只要稍微注意节奏,就能让血糖保持在健康范围内。
早餐前的 “小纠结”
今天凌晨 4 点 16 分,我像往常一样,习惯性地测了个血糖,结果是 6.3。昨晚钓鱼归来,又困又累,回来就早早睡下,半夜一点多就醒了,早上 4 点就再次从睡梦中“挣扎”着醒来,想着今天要带儿子去太行山大峡谷玩,怕起不来,还定了 5 点的闹钟,结果 4 点就“自然醒”啦! 这个数据虽说比正常空腹血糖高了点,但想到昨晚的活动和饮食规律,我释怀了。我不再像以前,一看到血糖有点波动就焦虑不已,毕竟身体有自己的调节机制。
饮食里的 “小智慧”
昨天早饭,我喝了一碗玉米糊,打了个鸡蛋,放了黑芝麻,又吃了一个瓜丝饼、两条小鲫鱼,配点黄瓜丝和西红柿;昨晚的晚饭,我吃了菜花炒肉,还 “抢” 了儿子的瓜丝饼,甚至把他剩下的面条都吃得精光。我逐渐明白,只要保证多吃蔬菜,主食适量,血糖就能保持相对稳定。就像炒菜放调料,多一分则咸,少一分则淡,饮食的搭配也得恰到好处。
告别 “空腹血糖焦虑”
经历了这么多,我不再纠结早上的空腹血糖。身体的神奇之处就在于,它能根据我们的活动、饮食等因素,自动调节血糖。早上血糖稍高,也许是身体在为新的一天储备能量;而经过一夜的休息,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血糖也会回到理想状态。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,我们不能只盯着一个瞬间的数据,而忽略了整体的趋势。
以后,我会继续保持这种从容的心态,把注意力放在整体的生活习惯上。坚持适量运动、合理饮食,保持良好的作息,让身体这支 “血糖交响乐团” 演奏出和谐的乐章。我相信,与血糖和谐共处的生活,一定是轻松又美好的。